应届生资讯网
文章详情
如何做到领导器重同事喜欢
2022/3/8

  同样是职场人,有人能在职场中始终保持自信,保持工作热情,跟同事领导都能打成一片,有些人则觉得自己有社交障碍,是性格本身的问题吗?如何做到领导器重同事喜欢,面面俱到确实很难,以下职场专家给您实例分析及点评:

  公司令人尴尬的工作群,总有些人混得如鱼得水

  真的很佩服能在上百人的公司大群里混得开的同事了,像我这种社交障碍人士,除了在群里回复“好的”“收到”,其他真的不知道讲些什么了。但同事A总能在严肃、沉闷的氛围中杀出一条社交通路——“XX哥,你们这项目完成得真不错,下次来请教”“XX姐,这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呀,教教我呗”,这种在“社恐”人士看来颇为油腻的打交道方式,效果居然不错。至少在很多人看来,同事A就是工作群里的“YYDS”。

  专家酷评:不得不说,社交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职场技能。跨部门沟通或者工作对接时,嘴甜一些总是没错的。换做是你,难道不愿意接近一个让自己高兴的高情商同事吗?

  新人是否一定要老实巴交?

  对于我们这种敲代码的搬砖人来说,来了一个新同事就像新建了一个文档一样,只要这个文档不跟我有关,就不会在这个文档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但最近来的这个新同事,一点都不像码农,反倒像个销售,来的第一天就请我们小组每人喝了咖啡,三天后就见他跟leader互相拍肩了,周末已经和几个同事约好一起打羽毛球了。最神奇的是,HR部门的小姑娘跟他关系也很好,有事情路过的话经常会给他一些小零食什么的,一打听,原来面试的时候他就给HR部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还机缘巧合帮HR部门介绍过员工特卖的货源。只是坐着敲代码,真委屈了他!

  专家酷评:有谁规定码农就要老实巴交,就不能是个社交高手了?有技术还有高超的社交手腕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他能和leader拍肩,那就说明招他进来的leader是认可他的工作资历的;他能一起加入羽毛球战局,那说明他重视身体健康;他请大家喝咖啡,那说明作为一个新人他释放出友好的信号,希望早日融入团队;至于他能带给HR部门一些资源,那可真就是人家的本事了。最后一句话听着有点“柠檬”,这样的人才,不会永远坐着敲代码的,迟早会走向管理层的。

  太优秀客户直接给了她一个跳槽机会

  不得不说,她几乎知道每个客户的喜好。只要是她拜访过的客户,没几次就熟络到连人家家里的小孩几年级、养了几只猫猫狗狗都一清二楚,有时候客户还会反过来请她吃饭。我们有个客户特别挑剔,表面上笑嘻嘻的,但要求特别多,接这个客户的活儿,工期特别长,确认流程特别多,大家都不想接到这个客户的电话。没想到,她拎起电话来,能和这个客户一聊就聊上一个小时。开头还是“嗯嗯,好的,我们会注意的”诸如此类的话语,到后来就见她放松表情嘻嘻哈哈,说到兴头处还会猛拍桌子大笑。果然,这个客户很快就被她搞定了,我们问起秘诀,她说客户喜欢看音乐剧,跟客户聊聊喜欢的音乐剧演员,就投缘了起来。再没多久,她跟我们告别,说要跳槽了。等她走后我们才得知,这个客户觉得她在我们公司屈才了,给她介绍了个很好的跳槽机会。

  专家酷评:职场上最厉害的本事是什么?当然是赚钱!不信你去研究一下各大公司,赚钱的部门永远是最受老板青睐、最核心的部门。能快速地跟客户熟络起来,摸清客户的喜好,这就赢在了第一线。最关键的,她不但给公司赢得了资源,还给自己赢得了人脉。

  能和领导处好关系是一种能力

  我们部门有一个老油条,在领导眼里,他就是工作积极、有想法、观察细致、做事周到的好下属。可他根本不是这样的人,工作中经常划水,就爱在领导面前抢着干活。加班必发朋友圈、开会时全程关注着领导的言行、对领导可谓是百依百顺、每次聚餐都选符合领导口味的餐厅。就这么说吧,只要有他在,别管领导说什么话,他不仅能接住还能顺杆子夸上几句。因为和领导关系好,很多事他都比我们提前知道,好事总能轮到他。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动动嘴皮子就能深受领导喜爱?

  专家酷评:在你看来,这个同事只会“拍马屁”,事实真的如此吗?他敢于向领导展示工作,就能说明他是有这个能力的。职场中适当的表现是有必要的,况且和领导处好关系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他懂得领导的喜好,很多事一点都通,领导让他办事省心省力,自然会器重他。职场中,能和领导搞好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属于个人的优势。

文章来源:南沙招聘网 https://m.nansha.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阅读:711
相关阅读
你之所以疲惫不堪,不是工作多,而是太在意这3件事
你之所以疲惫不堪,不是工作多,而是太在意这3件事
00后的职场理想长什么样?
00后的职场理想长什么样?不是“躺平”,而是“清醒地热爱”
五招助职场人群应对心理困扰
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职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表现为持续焦虑、精神紧绷、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怒、失眠多梦,甚至出现职业倦怠感。长期忽视这些信号,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可能损害身心健康。如何科学应对、有效缓解?
职场避坑指南之不在工位算旷工?
“人不在工位,就是脱岗旷工!”近年来,一些企业仅凭监控拍到员工短暂离开工位的视频,便认定其旷工并予以辞退,引发大量劳动争议。然而,司法实践已明确:“未在工位”不等于“脱岗旷工”。
相关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