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资讯网
文章详情
从互联网转AI岗,普通人如何实现职场跃迁?
2025/9/12

  从互联网转AI岗,普通人如何实现职场跃迁?

  2025年,一个现实正在加速到来:

  “不会用AI的互联网人,正在被AI淘汰。”

  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行业持续收缩,而人工智能(AI)赛道却如火箭般蹿升——大模型、AIGC、智能体(Agent)、人形机器人……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争相布局,AI相关岗位薪资水涨船高,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据《2025年中国AI人才发展报告》显示:

  AI产品经理平均月薪达2.8万元,提示词工程师、AI训练师等新兴岗位起薪突破1.8万,且需求年增长超300%。

  对于大量身处传统互联网、面临职业瓶颈的从业者来说,转型AI,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转”的关键抉择。

  但很多人仍在犹豫:

  “我非技术背景,能转吗?”

  “现在转会不会太晚?”

  “没有项目经验,简历怎么写?”

  答案是:能转、不晚、有方法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正通过系统路径,成功实现从互联网到AI岗的职场跃迁。

  真实案例:他们不是天才,只是选对了方向

  案例一:产品经理→AI产品经理,薪资涨40%

  张琳,原某大厂电商产品经理,工作5年,深感业务创新乏力。2024年底,她开始自学大模型原理与Prompt工程,利用业余时间用Coze搭建AI客服Bot,并在部门内分享《AI如何提升用户转化》的实践报告。

  半年后,公司成立AIGC项目组,她因“懂产品+懂AI”被内部转岗,年薪从45万涨至63万。

  她说:“我没有写代码,但我学会了用AI解决真实问题。”

  案例二:运营专员→AI内容策略师,从执行到决策

  李阳,原某内容平台运营,每天写文案、做排期,工作重复且易被AI替代。他意识到危机后,主动学习AI写作工具(如通义千问、Jasper),研究爆款内容生成逻辑,并输出《AI+人工协同的内容生产SOP》。

  2025年初,他跳槽至一家AI内容平台,负责AI生成内容的调优与分发策略,薪资翻倍,岗位不可替代性大幅提升。

  他说:“我不再是‘写手’,而是‘内容导演’。”

  案例三:前端开发→AI应用工程师,技术升级

  王浩,原互联网前端工程师,担心35岁被优化。他选择深耕AI工具链,学习LangChain、Dify等低代码AI开发平台,参与开源项目,积累AI应用开发经验。

  如今,他已转型为一家AI初创公司的应用工程师,负责将大模型集成到企业系统中,年薪突破70万。

  他说:“技术会过时,但学习能力永远值钱。”

  普通人转型AI的三大核心路径

  1.内部转岗: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

  如果你仍在互联网公司,内部转岗是首选路径。

  主动学习AI工具(如Dify、Coze、Notion AI);

  在现有工作中尝试AI提效(如用AI生成周报、分析数据);

  在团队分享AI洞察,打造“懂AI”的个人标签。

  当公司AI项目启动时,你就是最可能被选中的人。

  2.技能重塑:掌握“AI+业务”复合能力

  不必从零学编程。普通人可聚焦以下高价值技能:

  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精准指令设计,让AI输出高质量内容;

  AI流程搭建(Workflow):用低代码平台构建自动化流程;

  AI产品思维:理解AI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何转化为用户价值。

  推荐学习路径:

  入门→学习主流AI工具(ChatGPT、通义千问)

  进阶→掌握Dify/Coze搭建AI Agent

  实战→参与AI项目或输出个人作品集(GitHub/博客)

  3.认证背书:用“硬通货”打破经验壁垒

  对于35+或非技术背景者,行业认证是敲开AI大门的“敲门砖”。

  如:

  CAIE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金融、制造等行业认可度高);

  阿里云/AWS AI工程师认证(技术背书强);

  Coursera AI专项课程证书(如DeepLearning.AI)。

  案例:一位38岁传统IT运维人员,考取CAIE一级认证后,成功转型为银行AI风控系统运维工程师,薪资上涨35%。

  转型关键:不是比AI更聪明,而是让AI为你工作

  很多人误以为AI岗必须是“技术大神”,实则不然。

  2025年的AI岗位,更需要的是“会用AI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你不需要自己训练大模型,但要会调用API;

  你不需要精通Python,但要会设计AI工作流;

  你不需要发明算法,但要懂如何优化输出结果。

  正如一位AI团队负责人所说:

  “我们招的不是‘AI科学家’,而是‘AI协作者’——

  那些能让AI真正落地、创造价值的人。”

  写在最后:你的转型,可以从今天开始

  从互联网到AI,并非一场豪赌,而是一次认知升级与能力重构。

  你不需要辞职,不需要读研,只需要:

  每天投入1小时,系统学习AI工具

  在工作中尝试一次AI应用

  输出一篇思考或做一个小项目

  风口不会永远等你,但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好的人

  2025年,AI的浪潮已至,

  与其被推着走,不如主动跃入,

  在新赛道上,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文章来源:南沙招聘网 https://m.nansha.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阅读:264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必看的三大生存之道
从校园步入职场,面对全新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快节奏的工作压力,许多新人难免感到迷茫与不安。如何快速适应、站稳脚跟?除了专业能力,更需要掌握一些“软实力”和生存智慧。以下是职场新人必看的三大生存之道,助你少走弯路,稳步成长。
工作中变强的征兆
工作中变强的征兆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决策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以下是具体表现:
职场人如何夺回自己的8小时外?
职场人如何夺回自己的8小时外?——别让“隐形加班”偷走你的生活
职场小白如何应聘工作?这里给你支四招!
又到一年求职季,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职场小白来说,简历投了几十份却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接到面试通知,却紧张到语无伦次?别慌!应聘不是碰运气,而是有方法、有技巧的“技术活”。
相关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