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低龄老人(60-69岁)在职场中的选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还具备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强烈意愿。以下是一些真实的案例,展示了目前老龄化趋势下低龄老人的职场选择及对社会的贡献。
退休教师重返讲台
詹XX,今年74岁,已经从安溪县白玉小学退休14年。然而,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回到佛耳山上的白玉小学,成为一名生管老师。他每天早早起床,监督学生的早自习、吃饭、午休和晚自习,还积极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为孩子们组织文艺演出和课外活动。詹秀波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山里的孩子们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社区工作者的持续奉献
蔡XX,61岁,曾是鲤城区鲤中街道清华社区党支部书记。退休后,她选择被返聘到清正社区,继续发挥余热。作为河道专管员,她每天沿河巡查,风雨无阻。同时,她还参与社区调解、党建等工作,积极为居民解决各种问题。蔡秋莹表示,社区工作让她感到充实和满足,她愿意继续为社区和居民服务。
乡村医生的坚守
许XX,67岁,是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屿头村卫生所的村医。她已有45年的行医经验,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依旧耳聪目明、行动矫健。她坚持为村民提供诊疗服务,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村民有需要,她都会及时出诊。许秀粟表示,她会一直坚守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直到做不动为止。
直播平台的“新宠”
60岁的啊春是老年女装直播的博主。她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和介绍衣服,分享自己的直播心得。虽然刚开始时感到紧张,但现在她已经能够自如地应对直播。啊春表示,直播让她感到自己与时代保持同步,也让她在退休后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和收入来源。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积极参与
除了上述行业外,低龄老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也有广泛的参与。根据数据,我国超5000万就业低龄老人中,超六成从事农林牧渔行业,而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低龄老人也占有一定比例。他们利用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政策与社会的支持
面对老龄化趋势和低龄老人的职场选择,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如《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
挑战与展望
尽管低龄老人在职场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但他们也面临着求职渠道窄、就业门槛高等挑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低龄老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劳动保障。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理解和包容,共同推动老龄化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低龄老人在职场中的选择是多样化的,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还具备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强烈意愿。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低龄老人在职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