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刚入职就想离职,一些来自于职场人自身的原因,但有一些则可能是企业的原因,让自身的期望与企业的各种制度、工作性质等格格不入。以下罗列了入职后想立刻离职的五种情况,如果遇到了,可及时止损。
一、入职后突然被调岗
入职前谈好的职位是行政一类,入职后却要干电话销售,让人措不及防。个人的职业规划因此就被打乱了,难道还要继续错下去?
正规的offer中一定会有职位名称这一项。如果不满调岗,拿出offer,先维权再走人。
二、不适应企业文化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你就很难在这家企业得到认同、将来升职加薪就会受影响。有哪些企业文化让人难接受?比如:公司高层斗争严重、人际关系复杂、攀比现象、内卷式加班、奇葩式惩罚、家族式管理问题等。
三、不适应领导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领导也不例外。有些领导就是“泼冷水”型的,有些领导是严肃型、高要求,也有一些领导是强势型,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你尝试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仍然和领导磨合不来,就该好好想想出路了。
意识到自己跳错槽了,还有必要坚持吗?如果公司违法了,赶紧跑路。如果公司不违法,可以尝试这样解决:
方法一:坚持做完三个月,确定新公司是否合适自己;
方法二:寻找内部跳槽机会;
方法三:合理规划后,二次跳槽;
方法四:巧吃回头草。
四、薪资和面试时说的不一样
说白了,找工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为钱。看在钱的面子上入职了,入职后却发现工资变少了,谁能接受?
如果是因为公司不规范/不诚信的话,下次找工作就要多留心这方面。求职者在收到offer阶段以及签订劳动合同阶段都需要检查一下薪资数额是否与面试时所谈的薪资一致。
五、工作内容说变就变
面试的时候说好的工作任务是这些,入职后又说工作内容要增加,甚至一人要干二个人的工作,工资却不变。是不是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注意:劳动合同中应当包含岗位职责内容,所以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仔细看清楚各项条款。
遇到以上的情况说明在跳槽的路上没有提前做好功课,还需求职者能提前了解准备,尽量避开刚入职就想离职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