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资讯网
文章详情
2025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
2025/10/16

  2025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

  “共享蓝色机遇,共建一流湾区”!10月15日,2025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本次论坛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海洋局)联合举办。天津、辽宁、上海、福建、山东、广西、海南等海洋主管部门代表,香港和澳门代表,广州、深圳、珠海等省内沿海城市代表,以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涉海企业约400名嘉宾参加会议。

  建设海洋强省,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广袤而富饶的海洋,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空间和资源宝库。从海洋渔业、船舶建造、邮轮旅游,到海底光缆通信、深海矿产开采、深海基因资源利用,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动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持续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走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协同建设的新路径。自然资源部全力支持广东建设海洋强省,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中国式现代化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湾区力量。

  不久前,点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盆的“源火”,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这一簇深海之火点燃的是科技之光,映照了海洋强国战略的广东答卷。

  近年来,广东坚持推进海洋事业,将“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纳入省委“1310”具体部署,成立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领跑全国,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更加通畅。

  论坛上发布了《“十四五”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成效及2025年度海洋六大产业十大成果》,集中展示广东在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表示:“未来,广东将积极依托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全面强化海洋高端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向心力,携手港澳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加强海洋合作,发布《粤港澳海洋行业合作倡议书》

  粤港澳大湾区濒临南海,是我国通向太平洋、印度洋门户,全国海岸线最长,岛礁众多,港湾优良,海洋生物、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本次论坛上,粤港澳三地海洋行业商会、协会和学会共同发布了《粤港澳海洋行业合作倡议书》,提出共建海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海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建蓝色金融服务联盟等多项务实举措,标志着三地海洋合作进入机制化、系统化新阶段。

  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资本的精准赋能密不可分。澳门海洋学会会长何伟添建议,设立“粤港澳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成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国际参与+产融协同”的资本平台。他表示,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为基金运作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根据何伟添的设想,该基金首期募集100亿元人民币,其中粤港澳三地政府引导资金占30%,并吸引国际资本及大湾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方向聚焦海洋智能装备(如深远海养殖工船、水下机器人)、海洋生物医药(如深海活性物质提取)、绿色低碳技术(如氢能动力船舶、碳汇监测)三大领域,目标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党委书记许振强建议,加强顶层谋划,成立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推动海洋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支撑广东海洋发展走在前列。他表示,要继续推动国家级科技平台落户广东,主导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拓展海洋多功能信息化平台;同时全力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产业化,大力推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积极推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深层水、温差能等新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并积极谋划海洋地质碳封存基础研究及工程技术研发。

  培育新质生产力,海洋产业迅速崛起

  从“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造入列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从“南鲲”号兆瓦级波浪能发电平台开启应用到十五运会的“深海采火”……近年来,中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海洋新质生力能级跃升。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专题论坛和企业路演等环节。粤港澳三地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及科研机构负责人围绕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展开思想碰撞和深度交流。15个涉海企业代表对无人船舶、水下机器人、高端海工装备、新型海洋能装置、新型生物制品和药物等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路演展示。

  广州灵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宇,拥有“中科院博士”“世界级知名水下机器人工程师”等响亮名号,2025年他离开研究机构在广州南沙创立了广州灵鲛科技有限公司,以“浑浊水下基础设施3D重建检测”为特色,致力于成为AI驱动海洋无人化运维工厂变革的领导者,为海洋产业的无人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创立不到一年“广州灵鲛”已经获得了125万元的融资,“灵鲛-S”水下机器人也在本次会议上展出。刘鑫宇说:“5年前,海洋领域还完全依靠政府支撑。近两三年,整个海洋产业迅速崛起,产业配套逐渐完善,参与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过去做科研工作,需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方向;现在做产业,只有大家共同发展才能成功。”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是凝聚中国智慧、打破多项世界纪录的“国之重器”,它集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功能于一身。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技处副处长王伟巍表示:“海底能源的开发可以带动大批深海产业发展,无论是造船还是其他重大装备制造业都是如此。例如,一套深海钻机国外进口的可能要七八亿元,如果我们在国内实现自主生产,那么整个深海产业领域将得到快速发展。”他表示,“梦想”号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海洋科学考察平台,“这艘船必然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基点,汇聚湾区实验室和高校等科研力量,后续将不断谋划重大的科学研究或者科考。”

  本次论坛成功举办,进一步巩固了粤港澳三地的合作机制,为持续打造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共赢共享的海洋合作高地,共建国际一流湾区注入了新动能。


文章来源:南沙招聘网 https://m.nansha.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阅读:33
相关阅读
赋能人才,聚力南沙!南沙人才服务10月活动专场启动
赋能人才,聚力南沙!南沙人才服务10月活动专场启动
2025年广州市南沙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公告
2025年广州市南沙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公告
南沙区7家企业免环评
南沙区7家企业免环评,涉及项目投资总额1897万元
华农大种业落户广州南沙,种业第三巨头落地
华农大种业落户广州南沙,种业第三巨头落地
相关职位
广州市太铝铝业有限公司
区域销售总监/经理 5000以上
广州鼎仕人才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工程主管 6000以上
广州华倍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产员工 3500以上
广州和依德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工程师(燃气) 50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