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沙进出口1479.3亿元,同比增长17.5%
今年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实施3周年,今年上半年南沙区外贸进出口相关情况如何?广州海关在支持南沙开放平台建设方面有哪些成效?
在7月23日广州海关举办的2025年上半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何敏慧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南沙区进出口1479.3亿元,贸易规模稳居全市11区首位;同比增长17.5%,连续2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其中,南沙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和汽车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带动上半年南沙区散货船出口增长55.6%,汽车及其零配件出口增长33.7%。半导体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动能迸发,带动上半年南沙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进出口分别增长1.2倍、2.2倍。
何敏慧表示,近年来,广州海关深入落实《南沙方案》,结合海关总署部署和广东省、广州市工作安排,聚焦产业与物流两大优势,先后出台了102条细化支持措施,应南沙之所需,尽海关之所能,锚定“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这个战略定位,支持南沙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何敏慧介绍,海关的主要做法,一是聚焦“立足湾区”,全力支持南沙打造高能级的湾区航运枢纽。广州海关着力拓展“一港通”模式覆盖范围,以南沙港为枢纽港,珠江内河码头为支线港,累计开通航线23条,覆盖广东、湖南、贵州三省12个城市的19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陆港,把“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
同时,广州海关支持南沙完善航运物流枢纽配套功能,开展供国际航行船舶的油品储罐“两仓功能叠加”改革,实现一个油罐同时具备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大幅降低企业仓储成本。她透露,高硫燃料油与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也落地南沙,上半年监管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达6.07万吨。
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关员在南沙港码头前沿对广州直航美国洛杉矶港航线船舶进行监管
二是聚焦“协同港澳”,全力支持南沙打造粤港澳规则的衔接高地。广州海关积极推动科创物品等跨境要素便捷流动,按照“跨境科研用物资正面清单”,对自港澳进口的动物源性干细胞等29项物资实施简化单证手续。支持企业免税进口符合条件的科研设备,并实现开放共享,上半年共为进口科研设备办理实际减免税款1.5亿元。
此外,广州海关还推动“港艇北上”维修业务落地,联合地方建立监管机制,支持港籍游艇实现在南沙维修、保养和其他配套服务,助力南沙设立香港游艇进境维修服务中心,今年3月已开展首单“港艇北上”维修业务。
三是聚焦“面向世界”,全力支持南沙打造高水平开放重要门户。何敏慧介绍,首先,广州海关着力推动南沙加强国际“软连通”,推进原产地证书、检验检疫证书与相关国家的系统对接,在南沙率先对64个国家和地区的99类国外证书应用“智慧审证”,实现随附单证智能识别、自动比对,审核时间压缩近9成。
其次,广州海关积极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服务企业更好“走出去”,联合海关总署标法中心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南沙建成“技术性贸易措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平台”,相关工作惠及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商品出口。
最后,广州海关加大海关先进性政策措施探索,持续深化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截至目前,累计14项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获海关总署批复备案,备案数量居全国海关第一。